最近在玩Hexo,加上很多零散的笔记和文档也是 markdown 写的,发现自己用 markdown 的频率高了很多。本来就在计划换一个效率更高的 markdown 编辑器,毕竟确实有很多 markdown 的场景是单个编辑器没法覆盖的,Typora现在也收费了,趁着这个契机,打算换一个软件用。
听说 all in one 的 Notion 很好使,身边也有人在用,于是先试了一下,发现首先这个东西已经不是传统的 markdown 了,有点趋近于 word 那种富文本,并且云端依赖太高了,我要求得有一套本地可以用来渲染的 md 文件,所以没法用这个。
另外就是一直感觉很神秘但是不会用的Obsidian。由于习惯停留在 Typora,刚下载下来 Obsidian 感觉非常不习惯,没法直接打开一个 md,而且没法实时预览。
但是经过一番研究之后,发现 Obsidian 确实是很适合我的需求。
主题
首先 Obsidian 的社区非常丰富,有很多非常好看的主题,换上之后感觉比之前 typora 的打字体验好了很多。
推荐一个 主题 YIN & YANG 我现在在用,很好看。
而且主题,包括插件加完之后就是多端同步的,连手机上也有。
插件
还是因为社区文化好,插件也很多,但是目前我没什么需要的,唯一装了一个模板插件,可以用快捷键生成我预置的内容,这个和 Hexo 配合起来非常舒服,之前为了让 md 生成 Md,必须手动 hexo n,现在只要提前设置好 Hexo 的 Md,设置好快捷键,即可一键生成需要的内容,包括时间这种变量。
如下,我设置好模板后,只需 command+T
即可生成下面的内容
---
title: <% tp.file.title %>
date: <% tp.file.creation_date() %>:00
tags: []
cover:
image:
---
---
title: Obsidian体验——新工作流
date: 2021-12-07 12:11:00
tags: []
cover:
image:
---
插件名:Templater
双链
这个双向链接,指的就是你的一个 md 对象可以指向另一个对象,然后目标对象也会知道有哪个对象指向了自己。我理解这个东西就是类似于一个图,模拟你的神经网络,形成一种你的第二大脑的感觉,但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感觉到有多强大,没有 get 到他的点。
这是他给我的仓库生成的图谱,因为没怎么建双链,所以边比较少,倒是挺好玩
不过标签和查找功能倒是感觉很好用,我之前给 hexo 写的标签他也很好的解析下来了,在我真正写笔记的时候,可以非常方便的查到我需要的东西。
同步
Obsidian 很好的一点是可以用 iCloud 同步,这是我之前的需求:云同步编辑 markdowndo 的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Obsidian 有 iOS 端,而且非常轻量,此时此刻这段话就是我在手机上打下的(但是汉字输入法适配不太好)
在这个情况下,我把所有的笔记都放到一个仓库里,标签和双链让他们相互关联,在任何设备上都可以看到,很好的保证了整体性,而我又可以分开哪些是要发布的哪些是不发布的。
图片处理
Obsidian 不同于 Typora 的一点是图片不是很好处理,Obsidian 的方法是把你放进来的图片复制到库目录下,然后加上双链。其实这也不是软件的问题,md 格式本身就对图片本地加载不是很友好,加上我要上传到博客,整个目录会非常凌乱。同时我想要遵循数据方便转移的原则,以便在之后出现任何问题,我的原数据都整齐保留,于是我用阿里云对象存储 OSS 建了一个图床,同时使用 CDN 加速。
同时使用uPic(picgo也很好)这个软件,在写笔记的时候,只需要用快捷键上传图片,即可马上拿到图片的链接,以后就不会再在笔记里放上一堆杂乱的图片了,发布到 Github Pages 的时候也会快很多。
日记
这个东西甚至可以记日记,有专门的日记系统,还有配套的日历插件,尝试了一下体验确实不错,这是我曾经有过的需求。
官方介绍:
正如其名,当你使用日记功能时,Obsidian 会为你创建一篇以当天日期命名的空白笔记。当然,如果这篇笔记已经存在了的话,Obsidian 则会为你打开它。日记功能就是为了让你更方便地记录日常生活而设计的,你可以在每天的日记中写下你的生活记录、待办事项,抑或是当天的笔记总结,等等。日记功能允许你为日记指定模板,这样你就不需要重复调整日记的格式。
用双链和以前的自己对话,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。
用双链看那年今日,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(加上双链到电影和书籍,完爆某 Memo(?))
新的工作流
倒也谈不上什么工作流,可能是少数派看多了,只是觉得折腾好玩。
以下是我现在发布博客的过程,非常简单
- 打开 Obsidian,新建文件,输入标题,cmd+T 生成 Md
- 写
- 打开控制台,输入 hexos
解释一下最后一步 我在本地建立了一个全局脚本 hexos
内容如下
1 #!/bin/bash
2 rm -rf /Users/soto/Documents/HexoBlog/source/_posts
3 cp -r /Users/soto/Page/Mobile\ Documents/iCloud\~md\~obsidian/Documents/>
笔记/HexoBlog /Users/soto/Documents/HexoBlog/source/_posts
4 cd /Users/soto/Documents/HexoBlog
5 hexo g
6 hexo d
其过程为
- 删除 hexo 下的 posts
- 把 obsidian 目录下的文件夹复制到 hexo 的 posts
- 生成,部署
这样做的好处是分离 hexo 目录和真正的笔记,我把笔记目录放到了 iCloud 上,以便在任何设备上直接用 obsidian 打开仓库,不需要把 hexo 上传到 iCloud,就不用担心 Obsidian 只能打开整个 hexo 目录的问题